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

使用雲端服務 對傳統 IT (MIS) 部門的衝擊

使用雲端服務 對傳統 IT (MIS) 部門的衝擊

愈來愈多的現象顯示, 企業的IT功能, 將慢慢的轉到提供雲端服務的廠商, 對傳統 IT (MIS) 部門會造成那些衝擊呢?

(一) Service catalog: 隨著導入ITIL (ITSM), 大多的 “IT 服務項目” 都可清楚定義與標示, 而且也可用量化表示出來, 並與 KPI 搭配.
對於一般IT服務使用單位, 有沒有搬到雲端, 對它們而言, 應該沒有差別. 但對IT同仁, 他們必須再次深思這些 ”IT服務項目,” 是否要重新被定義? 搭配的 KPI 有無修改的必要性, 是否可藉風險轉移的工具, 促使KPI達成值比以前更提高, 表示作業的效率性 (operational efficiency)?

(二) 管理機制: 雲端服務帶來其中之一的效果就是作業的效率性. 是否會有同仁專責在做此類數值的記錄, 移轉前是怎樣? 移轉後又進步了多少? Capability management 是否有適切的準備?

(三) IT同仁: 內部的IT同仁, 會被更要求對公司的核心產品/營運活動的認識與要求 甚至有些更積極的公司, 還會要求預測IT服務的能力. 因為內部的IT同仁不僅只扮演技術的功能角色, 他們同時也是 “公司內部同仁” 與”外部雲端服務廠商”的對話窗口, 有點類似 business relationship management.

(四) IT組織會更佳的扁平化: 過去十餘年 我們看到很多商業購併的現象, 一但兩家 (或數家)公司合在一起, 類同功能的後勤單位也會合併, 資訊長也只有一位.
同樣的道理, 即使公司只是使用私有雲, 把數個單位 (政府 軍方 教育 等機關) 資源合在一起時, 高階的IT主管數應該會因資源再度整合 工作職掌有所調整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